1978--2018,改革開放的時代大潮波瀾壯闊,華夏兒女在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下,堅定信念,奮勇向前。40年物換星移,歲月如歌;40年戮力同心,滄海桑田;40年不屈不撓,地覆天翻。創造創新,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勤勞智慧的濱州人民繼承和發揚了這一偉大的民族基因,同心同德,埋頭苦干,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在共和國的名片上,刻下了自豪的濱州印跡。
渤海之濱,黃河之州,九河尾閭。
濱州,因水得名。
治水,用水,興水,親水,歷史的車輪一步步向前邁進。
新世紀,“四環五海,生態濱州”、“糧豐林茂,北國江南”、十年“林水會戰”……一屆接著一屆干,一張藍圖繪到底!
如今,帶著全市人民對“更優美的環境”的期盼,濱州,又開始向國家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發起挑戰。這,順應的是人民期待,彰顯的是執政擔當。
濱州中海水利風景區---徐志強 攝
2014年5月,濱州市被水利部列為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
2018年8月,濱州順利通過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技術評估。
河湖成網,碧水綠蔭,人水相親……
短短幾年,百姓興水之夢從藍圖變為現實。
究竟有哪些盛名之下的盛情盛事?往下看——
打漁張引黃灌溉工程—徐志強攝
濱州生態文明建設,以水破題。
黨的十八大把建設生態文明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突出位置,進行了系統戰略部署。水,作為生態系統的控制要素,對于濱州這座因水得名、因水而興的城市來說,當屬重中之重。
何為水生態文明?
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水生態系統完整、水生態環境優良。
方向已明,綱舉目張。
在這場關乎人民福祉、生態永續發展的綠色變革中,濱州人責無旁貸,自我加壓,開啟了治水興水的征程。
雖然經過多年生態水利和城市水利建設,在改善水環境、治理水污染、維系水生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濱州人清醒地認識到,濱州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對水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快水生態文明建設,積極創建“水生態文明城市”,對于改善城鄉人居環境、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全力打造生態、美麗、幸福新濱州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基于此,濱州向國家申請全國水生態建設的試點。
2014年5月19日,水利部將濱州確定為第二批“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
好消息傳來,必是歡欣鼓舞。
市政府馬不停蹄,指示設計部門編制了《濱州市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實施方案》。
2014年12月,《濱州市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實施方案》順利通過了水利部審查。
方案要求,濱州將以全市域9600平方公里為規劃總范圍,重點打造中心城區,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和改善農村風貌,著力打造“水土相宜、河海共融、產興物豐、城潤鄉秀”的水生態建設目標,把濱州建設為鹽堿地上的水生態文明典范,為全省提供借鑒和示范。
試點建設期為2015年至2017;鞏固提升期為2018年至2020年。
緊鑼密鼓,井然有序。
2015年初,濱州協調召開高規格的全市動員會議,印發了《濱州市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實施方案》和重點任務分工方案。
面向未來,八方聯動,每一滴微小的水珠,都將匯成生態文明、綠色發展的大潮。
2016年濱州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承諾的十件民生實事中,有兩件和水利有關——
發展節水灌溉。投資1億元,完成農田節水灌溉12萬畝,讓群眾省錢、省水、省工、省心。
清水入城。建設市城區水系沉沙池,6月底實現清水入河入湖入城,改善城區水生態環境。
字字璣珠,擲地有聲。
2017年,小開河濕地成功創建為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建設再添新彩。
還是在這一年,濱州河長制全面實施。濱州,在全省第一個實行了市級領導班子成員任河長的工作機制,27名市級干部任市級河道河長,分管副市長任辦公室主任,協同部署相關工作,保證了工作順利開展。
河湖健康,一頭連著政府的公信力,一頭連著百姓的心。河長制猶如一棵新苗,正在魯北大地上快速生根、發芽、成長,6000余名河長正如一個個節點不斷延伸連結,織就成濱州水網之上的又一層保護網。
今年,濱州政府工作報告又將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有關內列入民生實事。實施城區水系提升工程:實施中海水資源綜合利用、南環河西段治理、北環河貫通等工程,實現環城水系貫通,進一步提升居民生活質量。
這是水生態文明建設全力加速的五年,這是砥礪奮進的五年。
期間,完成投資108.8億元。這一數據,足以體現市委市政府對這一項工作的高度重視。
濱州市、縣兩級始終以最嚴格的制度、最負責任的態度和最堅定的行動,在中央“令旗”指引之下,堅持頂層設計與戰略部署的整體性,“舉棋落子”于濱州的碧水清泉之間。
精誠所至,水到渠成。
今年8月8日,水利部組織專家來到濱州,對試點開展技術評估。嚴肅、嚴謹、嚴苛的專家組經過現場查看、聽取匯報、查閱資料、質詢評議、現場評分,一致認為,濱州的試點建設工作組織有力,措施到位,富有特色性和獨創性的經驗,形成了可借鑒、可推廣的模式,具備了行政驗收的條件,
濱州通過了“國檢”!
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工業企業減污措施、水源地保護、河道水質提升等措施,提升了濱州市水環境質量,顯著改善了居民生活環境健康水平和環境滿意度,在試點期,公眾對水生態環境的滿意度達到92%。
濱州,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大潮涌動,風生水起。是時候曬曬成績了。
期間,濱州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變過去粗放式靜態管理為精細化動態管理。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從現狀0.58提高到了0.64,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至9立方米。
建設水生態文明,必須遵循人、水、社會和諧發展的客觀規律,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濱州人早已深深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作為典型的引黃灌區,引黃必引沙,引沙必淤積。然而,濱州卻展現出了一幅水清綠濃的生態美景,這是堅持水利工程生態化理念結出的碩果。
在黃河大堤張肖堂引黃閘,滾滾河水裹泥沙而來,在沉沙池沉淀變清后,分別被引入城區各河道、湖泊,實現了“清水入城”;166公頃的小開河濕地公園中鳥鳴林間,魚蝦淺游,葦菖茂密,2017年12月被國家林業局批準為國家濕地公園試點;被譽為濱州名片的“四環五海”工程中,由秦皇河、碼堡溝、張肖堂干渠、西沙河、新立河、秦臺河和朝陽河等形成的環城水系都從城區景觀河道升級為近生態型河道,東、西、南、北、中“五海”既承擔著城區飲用水水源或工農業供水功能,又以其怡人的景觀吸引越來越多市民前來休閑游玩……
生態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最終實現了有機統一。
期間,濱州投資2000萬元在濱城區建設了一座凈水廠,新增供水人口17.98萬;新建沾化區毛家洼水庫檢測中心、濱州城鄉公共供水水質檢測中心,提升7處飲水水質檢測中心;升級改造無棣縣、沾化區、北海新區城鄉供水系統;對全市14座平原水庫、4處地下水水源地和5處引黃干渠等飲用水源地實施物理和生物隔離防護,實現水庫庫區監控全覆蓋。
新立河
至此,全市建立起了“外引內蓄、庫河相聯、多源互補、城鄉一體”的水資源優化配置工程體系,形成了多水源聯合配置格局。
節水新模式,請看陽信示范。
2017年12月20日,全省農村水利觀摩會議在濱州市召開,在陽信縣金陽街道智慧節水灌溉觀摩現場,農民只需用手機輕松遙控,嘩嘩的流水就能流入田地。
“農民只需一張IC卡,就能實現輕松澆地,既省力、省心、省時,又省水、省電。”主導發明者陽信縣金陽街道辦張磊向參觀者介紹。經測算,利用這種智能灌溉系統畝次用水量大約由80立方米降到60立方米,澆地費用由每畝30—50元降到15—20元。全市已完成推廣建設面積45萬余畝,節水灌溉總面積達到335萬畝。
2017年,陽信縣“小單元全智能灌溉系統+政府主導公司經營村級服務”節水新模式成為全國節水示范,有效解決了節水灌溉、農村水利設施管理等長期困擾農業生產的難題。
“憶先賢沐雨櫛風治水安邦共創千秋偉業,勖后輩盡心竭力建功興國同書萬代宏圖”——濱州水利文化館的這幅大門楹聯,把人們引入了濃厚的水文化殿堂。
在濱州,典型引黃灌區的生態化和人文化建設工程,“四環五海”的“天地人水情”設計主題,以及點綴城區的“黃河魂”“天圓地方”“南海觀音”等文化元素,無不孕育著濱州獨有的水生態文明意識。
近年來,濱州充分挖掘黃河水文化遺產,新增國家水利風景區8處,省級水利風景區8處,全市國家水利風景區數量達到12處。
濱州黃河島濕地公園--徐志強 攝
不謀萬世者,不足某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治水興水,綠色發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祝福濱州,從此,您又添了一個城市名片!
|